一頭連南,一頭接北,肩負著溝通之重任,
承載著發展之希望。如果說八百里皖江是江淮大地上的一條絲帶,
那么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就是繡在這條絲帶上的飛虹。
從無到有,從夢想到藍圖,從紙上到地上……
如今,這一藍圖愿景已經實現,但夢想實現的過程并不輕松。
探尋“超級工程”背后的故事
時間嘀嗒流轉,細數著夢想的步伐。銅陵,第一個擁有長江大橋的安徽省地級市。1991年12月15日,銅陵長江公路大橋開工建設,這是銅陵市第一座長江大橋,也是八百里皖江第一橋,對于銅陵市乃至安徽省,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隨著經濟和交通的發展,2007年京臺高速合肥-銅陵-黃山段建成通車,該橋成為城市交通和高速公路混行的過江通道。 “隨著時代的進步,大橋四車道的標準已成為制約高速公路通行能力和銅陵市內聯外暢發展的瓶頸,我市及時提出新建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笔薪煌都瘓F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何成龍說,“這座大橋從無到有,過程十分艱辛?!? 2015年,我市開始著手謀劃建設G3銅陵長江大橋,按照《安徽省公路建設規劃(2017-2021年)》,最初該橋按照既有公路橋的替代橋進行考慮,按照純公路橋進行研究。2016年1月,樅陽縣劃歸銅陵市管轄,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面對跨江發展的迫切需求,在原來研究的基礎上,我市拓寬思路,推動研究依托本項目建設一座公鐵橋的可行性,以解決過江鐵路離市區較遠、綜合交通發展滯后的現實問題。 這一想法,很快得到省級主管部門和國家部委的大力支持,省發改委明確支持本項目按照公鐵合建的標準進行建設,國家發改委下發的《長江干線過江通道布局規劃(2020-2035年)》也明確指出本項目為公鐵合建的橋梁通道,“超級工程”由此誕生。
追尋皖江第一橋的“出生”故事。
銅陵長江公路大橋被譽為八百里皖江第一橋,1995年12月26日建成通車,八百里皖江無橋的歷史就此結束。至今,曾經親眼見證歷史的銅陵市民憶起大橋通車圓夢的瞬間,仍心潮澎湃:通車典禮后,成千上萬人有序上橋參觀游覽,人們歡呼雀躍、奔走相告:“大橋通車了!” 30年前,隨著第一鍬土被鏟起,一座牽動銅陵市乃至安徽省的大橋破土動工。從孩提時代在父母的懷抱中第一眼從一橋眺望長江,到背著書包經過一橋外出上大學,再到如今開著小車匆匆從大橋上駛過,這條長江上的“巨龍”與銅陵人結下了難分難舍的緣分。提起她,銅陵人總有說不完的故事、割舍不去的情懷?!敖ㄒ蛔缃髽?,是幾代人的夢想?!碧崞疸~陵長江公路大橋,當年大橋建設指揮部指揮長盧成靜言語中情感真摯,建設的場景歷歷在目。他動情地說,這些年來,這座橋不僅連通了江南、江北,更筑起了促進交流、推進發展的通道,改變的不僅是速度,還有一群人的生活方式、一座城市的發展格局。 “一橋四方”,團結協作,確保了這座大橋的順利推進。盧成靜用手輕輕撫摸著橋柱,感受著時間留下的印記?!霸谑┕み^程中,大橋建設者戰風浪、頂酷暑。為了大橋早日建成,全市上下群策群力,社會各界紛紛捐款,先后有60多家單位、15萬人次參與捐款?!? 這座橋梁當時創造了多項第一:大橋全長2592米,其中主橋長1152米、引橋長1440米,橋面寬23米,在建設施工中有15項科技成果當時居全國同行業第一,4項技術在世界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斜拉橋中居領先水平;大橋主橋采用大跨度預應力鋼筋混凝土雙塔扇形雙索面斜拉橋,主跨跨徑432米,居當時同類型橋亞洲第一、世界第三。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這座將天塹變成通途的大橋,與藍天相映,和浪花相伴,丈量著八百里皖江經濟發展的恢弘。30年后的今天,在國家提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的形勢下,銅陵又迎來了一次完善區域綜合交通、打造皖中南交通樞紐的重大機遇——被賦予新的歷史使命的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開工建設。
“大橋就像自己辛苦哺育的孩子”
一座橋,凝聚著設計者、建設者的心血。 鋪開設計效果圖,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似飛龍在天,如長虹臥波,像一道曲線優美的紅練橫跨在江面上。 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是《長江干線過江通道布局規劃(2020-2035年)》中明確的過江通道之一,是安徽省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是貫徹落實國家“一帶一路”倡議、長江經濟帶及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的重點工程,也是銅陵完善綜合交通設施、實現跨江發展的重要工程。據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集團副總工、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技術總負責人肖海珠介紹,“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采用主跨988米的斜拉-懸索協作體系橋方案,為千米級大跨度鋼桁梁橋世界范圍內首次采用,跨度位居公鐵分層布置的同類橋型世界之首?!毙ずV橥嘎?,該橋型兼具斜拉橋和懸索橋的優點,相比懸索橋而言具有更好的結構剛度,梁端縱向水平位移相比斜拉橋和懸索橋而言大幅減小,能較好地適應項目搭載四線鐵路過江的需要?!按髽蚓拖裥量嗖赣暮⒆?,就要正式開工建設了,大伙兒都感到很興奮!”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項目部黨工委書記張弛是江蘇南京人,他曾參加過蕪湖一橋、蕪湖三橋、馬鞍山二橋等項目建設。 “銅陵很美,城市建設速度也很快,這是這座城市給我的第一印象?!睆埑谡f,這座橋得到各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足以看出銅陵人對于城市更新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不懈努力。 距離項目部不到幾百米,就是張弛和同事們臨時租住的宿舍,盡管來銅陵已經一年多的時間,但他沒能在銅陵仔細逛一逛,為了保證大橋前期準備工作,他和同事們的活動范圍基本“兩點一線”?!澳壳绊椖壳捌跍蕚涔ぷ魅客瓿?,萬事俱備,不欠東風?!彼蛉さ?。 “依據施工組織設計,全橋施工周期按48個月安排。下一步,我們將超前謀劃,科學組織,生態優先,敢于領先,期到必成?!睆埑谛判臐M滿地說,將把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打造成精品精美工程,建成后成為銅陵市地標建筑,網紅“打卡“勝地。
“為大橋建設效勞,是件樂事”
“這座大橋是我從事海事工作以來遇到的最大的涉水工程,能夠為它提供護航保障,感到十分幸運和自豪,同時也倍感責任重大?!便~陵海事橫港海巡執法大隊大隊長熊先哲告訴記者,自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涉水工程開工以來,該大隊就承擔起保障大橋建設安全和長江通航安全的重任,確保了施工期間的“零險情、零事故、零污染”。長江水面看似寬闊無垠,往來船只似乎可以隨意穿行,而實際上,江里卻藏有暗礁、淺灘,江面更是有規定航道、錨地,船舶碰撞、擱淺或者誤入施工作業區等安全隱患一直存在。熊先哲告訴記者,為了更好地保障大橋施工安全和江面通航秩序,當大橋涉水工程還未開始前,該大隊就多次前往蕪湖海事、馬鞍山海事等部門考察學習長江公鐵大橋的安全保障工作。施工期間,除了安排海巡艇駐守現場外,還定期對施工作業船只進行安全和防污染檢查,同時,每天還會對相關水域和船只進行巡查,確保水面通航安全和秩序。 “從涉水施工開始到現在,每天都有四五名執法人員在施工水域進行巡查,隨時應對施工區域各類突發險情,后期還將根據長江水位和施工階段制定實施針對性的監管方案,為G3大橋項目建設提供全方位的海事監管和服務工作?!毙芟日苷f。 “為大橋建設效勞,是件樂事?!痹贕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項目不遠處,郊區老洲鎮居民章鳳姐目前的新居收拾得井井有條。說起大橋,她的話匣子一下子打開了。 章鳳姐是土生土長的郊區老洲鎮居民,2000年搬到老洲鎮街上,買下兩個門面開起了飯店。當大橋建設需要拆遷時,她毫不猶豫簽下了協議。 “要想富先修路,修路能夠造福子孫后代。交通發達了,區位條件好了,發展機遇就更多了?!闭馒P姐告訴記者,她的孩子在外上大學,大橋建好后出行更便捷,孩子外出回家都會更方便。 “支持銅陵發展是每個銅陵人的義務,同時這也是在給我們自己謀福利、謀發展?!比缃裾馒P姐一家,每天關注著大橋的進度。她說,大橋通車后,一家人一定第一時間登上大橋看看,感受家鄉的巨大變化。 通車那一天,在南來北往、起點與終點之間,這座橋和在橋上看見的風景,還有關于這座橋的故事,必將沉淀進人們的記憶中。
有大江大河的地方,自然少不了大橋。
銅陵既是延綿數千年的中國古銅都,也是“江拐彎,海調頭”之地,
受長江之水哺育恩澤,滋養淬煉出“熔舊鑄新、敢為人先”斗志。迄今為止,銅陵已相繼擁有:
銅陵長江公路大橋、銅陵長江公鐵大橋、池州長江大橋三條過江通道。
現如今,第四條過江通道——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呼之欲出……
六年砥礪謀一橋
一橋架,百業興!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對于銅陵來說更像是一場破舊立新的改革創舉。 它毗鄰銅陵長江公路大橋,相距僅約720米,卻是構建合銅發展帶、積極融入合肥經濟圈最為重要的交通紐帶。全長11.877公里,公鐵合建段長度約2.682公里,跨江主橋主跨988米,起于郊區陳瑤湖鎮花園村,止于郊區大通鎮民主村,兩端順接G3京臺高速,既承擔銅陵長江公路大橋替代橋功能,又搭載鐵路過江,按照四線鐵路+六車道公路標準建設。其中,公路為G3京臺高速,設計速度100公里/小時;鐵路分別為兩線銅陵至江北港普速鐵路以及兩線預留城際鐵路,普速鐵路速度目標值為120公里/小時,城際鐵路速度目標值為250公里/小時。項目總工期按48個月安排,總投資約85.3億元。 潮起江海,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激蕩起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力。2015年,市委市政府及時嗅到完善提級區域綜合交通、打造皖中南交通樞紐的重大機遇,正式拉開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謀劃建設大幕。2016年1月,樅陽縣劃歸銅陵市管轄,面對跨江發展的迫切需求,我市聚力推動公鐵兩用橋建設,解決過江鐵路離市區較遠、綜合交通發展滯后的問題,得到省相關部門和國家部委的大力支持。2016年下半年開始項目預可行性研究工作,2017年11月啟動工可及勘測設計全過程招標。2019年2月,交通運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出具項目航道通航條件影響評價意見。2020年3月,正式納入國家發改委《長江干線過江通道布局規劃(2020-2035年)》,明確指出為公鐵合建的橋梁通道。
一座“世界級”明星橋
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有著“世界級”光環加持,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科技之橋、創新之橋。 合福高鐵銅陵長江公鐵大橋曾創造出“一項世界第一、四項國內外領先、七大技術亮點、十八項專利及發明”,在世界高速鐵路橋梁史上樹起了一座新的豐碑。它的實力源于擁有4名中國工程院院士、7名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30名國家級專家團隊成員的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集團。該公司成立于1950年,是我國最早的橋梁專業設計院,已勘測設計了1000余座特大型橋梁,是國內公鐵合建橋梁的跨度紀錄保持者,也是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的勘察設計單位。 “針對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具有跨度大、荷載重、結構新的特點,我們采用主跨988米的斜拉-懸索協作體系橋方案,這也是千米級大跨度鋼桁梁橋世界范圍內首次采用,跨度位居公鐵分層布置的同類橋型世界之首?!敝需F大橋勘測設計院集團副總工、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技術總負責人肖海珠表示,該橋采用的新設計、新工藝能較好地適應本項目搭載四線鐵路過江的需要,同時具備良好的經濟性,是今后超千米級公鐵兩用橋極具競爭力的橋型之一。 同時,該大橋還在斜拉索和吊索交叉區段創造性地采用了斜拉索和吊索縱橋向錯節間錨固的總體布置形式,簡化了錨固構造,優化了結構受力;在主梁成橋線形吊索張拉端上采用承壓可調式結構,可實現15厘米左右的調節范圍……一系列的新工藝新技術及新材料的應用,使之必將成為世界橋梁史上的又一個里程碑。
一座綠色低碳橋
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在設計上也全方位展現出了綠色建橋理念。它承載干線鐵路、高速公路兩種功能,有效集約利用寶貴的過江通道資源,從根本上踐行了“長江大保護”和“綠色低碳”?!傲暯娇倳洖殚L江大保護劃出了‘紅線’,作為央企更要發揮帶頭、表率作用,更加注重大橋建設與長江生態環境的和諧共處,通過精細化設計減少材料用量,以及對自然資源、能源的消耗,減少碳排放。同時,強化施工中裸土綠化覆蓋的精細化考量,確保比以往都要更漂亮、更環保?!毙ずV檎f。 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的前期推進當中,市生態環境等部門也全方位參與,嚴把生態關口。為確保大橋項目高質量推進,市生態環境局提前介入,主動強化與環評單位、市交投等溝通協作,組織專家進行環評編制指導,積極對接省生態環境廳、省農業農村廳等有關工作,推動郊區老洲鎮飲用水取水口下移改建、施工建設單位與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達成補償協議等?!癎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設計方案體現出超前的環保理念,較銅陵長江公路大橋相比,更加注重環境防護、維護生態和諧,除了設計有橋面徑流收集處理措施外,在降噪、減震等方面也進行了科學處理?!笔猩鷳B環境局環評科負責人楊秋表示,將全鏈條參與大橋施工建設,進一步強化與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部門聯合執法,加強對施工過程可能對江豚等珍稀水生動物誤傷等行為的巡查監控,努力把大橋建設對長江生態環境影響降到最低。
一座革新進取橋
在設計上,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與美國舊金山市金門大橋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主體外輪廓為紅色,遠遠望去猶如凌空架起一道飛虹,美不勝收?!凹t色,是中國傳統顏色,不僅凸顯喜慶氛圍,而且具有相當的實用價值,如在雨霧天氣時具有醒目的辨識度,還能給人年輕與活力的感覺?!痹摌蛟O計總體邱峰如是說。 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項目上馬,并不是一帆風順?!绊椖壳捌诠ぷ鹘涍^了很多審批程序和重重障礙,但是,銅陵市發改委、交投、交通運輸等部門單位始終不氣餒,團結一致、努力拼搏,一關接著一關過,這與銅陵人骨子里革新進取的昂揚斗志是分不開的?!鼻穹灞硎?,設計橋梁時,在遵循工程力學的同時,也有意識地將銅陵的銅文化底蘊、敢為人先基因融入橋梁當中,努力使之成為銅陵最具代表性建筑之一。 一座橋,一座城,一個時代的新起點。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不僅是銅陵市與省會合肥的直接聯通線,還是安徽通往長三角城市群和東南沿海腹地的高鐵新通道,對進一步完善區域高速鐵路網布局、提升區域過江通道通行能力,對于發揮皖江承東啟西、連接長三角和川渝鄂贛的中樞作用,促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八百里皖江之上,又一座過江要道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正式興建。
這座飛跨大江南北的“巨龍”將對銅陵交通、產業、
城市格局乃至融入“合肥都市圈”、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帶來重要積極影響。
一座橋,帶動銅陵“擁江”再加速,必將成為銅陵新一輪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這座橋完善了銅陵大交通格局
近年來,銅陵過江交通需求快速增長,從過江出行數據看,銅陵長江公路大橋日均交通量逾3萬輛次,節假日車流量一度達到“超飽和”狀態。 新建一座跨江通道,將有效分擔現有銅陵長江公路大橋交通壓力,減輕大橋通行負荷,增進大橋安全通行保障,對優化我市普通國省干線路網結構等具有重要意義。 “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的建設,不僅僅是讓銅陵多出一條過江通道,利于長江兩岸地區的內聯外暢?!笔薪煌ㄟ\輸局黨組書記、局長沈永平表示,G3京臺高速是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的首都7條放射線之一,也是《安徽省高速公路網規劃修編(2020-2035年)》“五縱十橫”的“縱二”并行線徐州-黃山的主要路段,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是聯系銅陵長江南北交通主發展軸上節點的重要紐帶,它的建成,將更好保障G3高速公路以及我省“縱二”通道安全、便捷和順暢跨越長江天塹,對提升國家高速公路網和我省干線通道的高效可靠通行具有重要意義,“大橋對銅陵構建皖江區域立體綜合交通走廊,促進我省長江經濟帶建設和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等具有重要意義?!? 在更廣闊的交通版圖上,沈永平指出,大橋對促進我市擁江發展,融入“合肥都市圈”和推動銅池同城化、一體化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該項目建設,對推動我市打造‘皖江地區重要交通樞紐城市、長三角地區重要交通節點城市、長三角現代化工貿港口城市’具有重要意義,大橋建成后我市的交通區位優勢將更加突出?!? 一橋飛躍,未來,銅陵交通首位度、城市首位度提升也將跑出新的加速度。
這座橋為經濟產業插上騰飛的翅膀
大橋能給長江兩岸人民帶來什么?這是每個關心大橋建設的人都在思考的問題。 大橋在郊區境內過江,在郊區發改委主任張世明看來,大橋建成后,將進一步構建郊區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凸顯郊區承東啟西、連接長三角和川渝鄂贛的中樞作用,強化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建設和銅陵市作為示范區北大門的作用。 跨江通道的建設,同時也為一江兩岸融合打開新通道,對于促進更大范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區域融合發展,整體提升區域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加快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具有重大意義。 張世明表示,郊區將以G3長江公鐵大橋建設為契機,推動跨江發展,進一步融入長三角,實現江南江北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推動郊區承接周邊城市產業,拓展既有的產業鏈,助力鄉村振興、推動產業與人口同步聚集,“尤其是借力G3長江公鐵大橋、江北港鐵路專用線及江北港等大項目建設,打造合肥都市圈與長三角區域規?;?、智慧化多式聯運交通樞紐,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助力郊區開發區向江北拓展經濟發展平臺,實現江南江北聯動發展,形成港口、產業、城市新區融合發展的新局面?!?/p>
這座橋打開區域合作互動新格局
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的建成,縮短的不僅是地理距離、心理距離,更是區域發展距離;提升的不僅是通勤效率、溝通效率,更是南北產業和各類資源的配置流通效率。 一子落,滿盤活。 “你能想象出,大橋建成后,這片區域將會是怎樣一番面貌嗎?”展望未來,市交投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何成龍心潮澎湃。他勾畫出“港產城一體化、公鐵水聯運”的壯闊畫卷,G3大橋的建成,則是這幅畫卷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何成龍描述的藍圖里,江北港新區建設是我市實施擁江發展戰略的一項重大舉措和平臺,江北港鐵路專用線對建設南北聯動先導區具有重大意義,“但是江北港新區不能光在江北做文章,要和江南一起做文章、互動,G3大橋就是這條主軸上至關重要的樞紐?!焙纬升埥榻B,G3大橋連接長江南岸的市區和長江北岸的郊區和樅陽縣,不僅搭載城際鐵路,還搭載了銅陵南至江北港普速鐵路,線路自銅九線上銅陵南站接出,由G3橋過江,于江北港鐵路專用線區間接軌,最后引入江北港,“它實現了整個江南區域和江北港新區的南北互通互動,大橋和江北港新區融為一體,實現區域貨運公鐵水聯運?!? 大橋建成對“一江兩岸”協調發展、高質量發展的積極作用不言而喻。何成龍表示,集團也將以大橋建設為契機,按照港城一體、產城一體的思路縝密謀劃并推進江北港新區的規劃建設等工作,高標準規劃建設銅陵的又一座產業新城、城市新區,打造智能化、高標準現代化港口,以新區建設帶動一方發展。 G3大橋是承載城市光榮與夢想的新起點,未來,也將會是銅陵擁江發展的新地標。作為業主單位,董事長何成龍表示,大橋各項資金已落實到位,此外還謀劃了一筆3億美金的外貸資金,期限長、成本低,為大橋建設資金做了充分保障,“我們交投人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決心為銅陵經濟社會發展貢獻一份交投人的力量?!?/p>
這座橋帶動全市發展邁向更高層次
如何發揮大橋的交通優勢和積極效應,搶抓機遇、迎接挑戰,爭取新一輪的競爭優勢? “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對進一步完善區域路網布局,提升通道運輸能力,促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笔邪l改委副主任、市鐵辦主任謝永明表示,大橋是實現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積極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合肥經濟圈的交通基礎需要。同時,大橋的建設也為我市高規格規劃江北港新區建設帶來極佳契機,依托規劃,布局高新技術產業落戶新區,實現港產城一體發展;依托大橋溢出效應、品牌效應,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長江銅陵段兩岸旅游、物流等產業發展,加快構建銅陵新的經濟增長極。謝永明說:“下一步,我市將以此為抓手,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搶抓國家建設長江經濟帶機遇,進一步謀劃合銅發展帶,提升區域競爭力,增強大橋輻射帶動作用,在擁江發展、協調聯動上加快突破,以城市資源為依托,以長三角為依托,加快城市發展步伐,促進城市影響力和核心競爭力倍增?!?/p>
讓城市有品質、人民更幸福,是貫穿城市建設工作始終的核心理念。
從長江公路大橋到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反映出銅陵城市的發展變遷。
在這座“網紅大橋”建設中,銅陵加大對附近羊山磯景區的規劃改造,
注重保護長江岸線、弘揚長江文化,展示出全市人民加快建設
“智造新銅都、生態幸福城”的不懈追求。
景色壯美的羊山磯景區
冬日里,可以攜三五好友,來到位于銅陵長江公路大橋引橋旁的建橋功德碑亭游玩。這座建在羊山磯上的亭子,記錄了在銅陵長江公路大橋建設中給予捐贈的單位和個人,展示著銅陵人“自強不息、敢為人先”的拼搏與奉獻。 功德亭為雙層八角形,亭上八角掛有八個銅鈴,寓意八寶之地。該亭依山傍水,為游人觀橋、攝影、小憩提供了一個好場所。站在亭上遠眺,“皖江第一橋”上斜索猶如巨大琴弦演奏著古銅都奮進之歌。環顧四周,浩瀚的長江、羊山磯的美景映入眼簾。 聳立于長江與鵲江交匯處的羊山磯,是與南京燕子磯、馬鞍山采石磯、湖北城陵磯齊名的“長江四大名磯”之一,由大小13座山峰組成,絕壁陡起,北瞰長江。遠視其貌,如頭羊領先,群羊伴行?!皷|岸磯頭擁赤霞,西邊洲渚老蒹葭。江流盤東如衣帶,水急船遲日又斜?!痹娙颂瞻病堆蛏酱墶芬辉娨粤攘葦凳謱懗隽搜蛏酱壍牡貏蓦U峻和景色壯美。 大磯頭上,有座“瞭望塔”高約十米,巍然聳立。在這,可觀紅日東升,可觀塔吊高聳,可觀巍巍江堤,可觀船舶遠航。由于大磯頭向江心突出的緣故,這里最宜于鳥瞰和遠眺?!把蛏酱壍淖匀晃幕?、歷史文化、紅色文化都非常濃厚,由于羊山磯緊逼長江,形成一段較為陡峭的江岸,突出江中,形成‘江拐彎,海掉頭’的氣勢,自古就是兵家必爭的軍事要地。千百年來,羊山磯歷經了烽火洗禮,更見證了銅陵成為江南解放第一城?!睂τ谟嘘P羊山磯的歷史和典故,郊區大通影視文化產業園經理吳華如數家珍。 他說,明清時期,羊山磯上曾有不波亭、九華山頭天門、鎖浪橋、生生庵、紅土廟等眾多名勝古跡,更有“羊山塔影”“紅廟鐘聲”位列大通“瀾溪八景”。特別讓人津津樂道的是,羊山磯見證了解放軍戰士趙傍根夜游渡過長江,將藏在油紙卷中的南岸布防圖送給了駐扎在北岸的解放軍,為解放江南創造了條件。
打造銅陵特色的門戶景觀
G3公鐵大橋的建成將進一步改善我市交通條件,鞏固銅陵作為皖中南交通樞紐城市地位。如何在保障G3公鐵大橋順利施工的情況下,規劃建設和保護羊山磯景區呢? “希望能抓住G3公鐵大橋建設的機遇,在修復羊山磯山體的同時,通過適當的方式復建不波亭、生生庵等,打造一個隨坡就勢、錯落有致、動靜相宜、處處皆景、功能齊全的休閑場所,不僅為銅陵新增一處靚麗景觀,也讓更多的人了解羊山磯、大通、銅陵的歷史文化?!眳侨A建議。 “開發建設羊山磯景區是銅陵人多年的期盼,也是完善城市發展功能,提升城市生活品質的必然要求?!苯衲晟习肽?,市人大常委會科教文衛工委組織專人,對保護弘揚羊山磯歷史文化、規劃建設羊山磯觀江景區開展了一系列調研,并形成詳細的報告。報告指出:長江主江之上絕無僅有的雙橋景觀,值得構筑觀光設施供市民和往來游客憑欄遠眺,登臨觀賞,同時,希望深入挖掘羊山磯歷史文化特質,與大通古鎮的保護發展融為一體,并做好做足做活銅陵長江“雙子橋”旅游觀光文章。 記者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了解到,在G3公鐵大橋開工建設的背景下,結合橋南公園改造工作,我市將適時啟動羊山磯觀江景區概念性規劃設計項目編制工作。堅持生態修復和景觀塑造并舉、人文景點和自然地理相融的理念,確立保護優先、適度開發、聚焦自然的工作思路,重塑公園與大橋、長江、山背、水系的視景關系,高標準建設體現長江文化、銅陵特色以及具有時代精神的羊山磯觀江景區,致力于打造具有銅陵特色的門戶景觀(磯、江、橋),將羊山磯建成特色風景區,并借此提升城市景觀品質,突出城市濱江風貌,打造生態文明建設的靚麗新名片。
精品城市建設再升級
行走在古銅都街頭巷間,現代城市的繁榮和活力四射的氣息撲面而來。 近年來,我市全面加快精品城市建設步伐,以城市更新行動為抓手,堅持問題導向,突出補短板、提品質、塑魅力,重點圍繞規劃引領、生態修復、功能修補、交通改善、風貌提升、治理創新等領域開展提升行動,著力打造宜居城市環境,不斷提升居民幸福指數,加快建設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的現代化幸福銅陵。 看,一列列高速行駛的動車穿境而過、一條條公路連接鄉村與城市、一座座橋梁橫跨大江長河,一張立體大交通網越織越密,猶如活力四射的“生命線”,“滋潤”著銅陵百姓。 近年來,G347、G236等一批干線公路建成通車,新建一級公路70公里、二級公路30公里;池州長江公路大橋的建成通車使我市過江通道增加到3條,對構建便捷高效的皖江立體綜合交通走廊具有積極影響。用地結構不斷優化,中心城區堅持“生活向社區集聚、工業向園區集聚、商務向中心集聚、市場向門戶集聚”的布局原則,進一步強化組團式布局,促進城市緊湊發展;科學合理界定生態、生活、生產“三生”空間,增加綠地、公共服務設施等用地的比例。 瞧,西湖濕地公園內,一年四季都有花朵綻放,眾多水鳥飛禽時而在水中嬉戲,時而灘涂信步,時而凌空飛翔;銅都的大街小巷,按照“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思路修建的“口袋公園”別致精巧,轉角就能遇見美。 以天井湖公園為中心的天井湖旅游度假區總有探不盡、賞不完的好風景??傄巹澝娣e9.48平方公里的度假區內,“江、湖、山、洲(島)”等生態資源一應俱全,天井湖、老洲太陽島、笠帽山共同勾勒出秀麗迷人的山水畫卷。 同時,我市不斷優化新區開發模式,以構建“5-10-15”分鐘社區生活圈為目標,重塑社區服務新模式,開展了社區鄰里中心建設,涵蓋社區辦公、社區服務、文教衛養、便民生活、綠化市政等五大類26項功能,推進公共服務設施共建共享,方便了居民生活。 每一次的發展進步,都會影響城市的氣質、重塑城市的肌理。當前,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正在建設中,建成后,銅陵將以更加開放、自信的姿態擁抱世界,迎接來自五湖四海的賓朋。 在歷屆市委、市政府的運籌帷幄之下,經過全市人民的拼搏奮進和共同努力,我市被授予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全民健身示范市、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市、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最高獎“長安杯”、“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城市等諸多榮譽,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城市治理水平不斷提高,生態環境、文化環境、人居環境、社會環境明顯改善,居民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不斷提升。